名称由来

  从“巴”到“重庆”,名称屡经历史的变迁。周慎靓(shen jing)王五年,秦灭巴国,置巴郡。汉朝巴郡改称江州。魏晋南北朝时期又先后更名为荆州、益州、巴州、楚州,由于嘉陵江古称渝水,所以在隋文帝时期又改楚州为渝州。


  北宋徽宗时期,宋国子博士赵谂被人密告,说他在渝州蓄意谋反,朝廷顾虑“渝”有“变”的涵义,所以改渝州为恭州。孝宗淳熙十六年,皇子赵接踵于正月封恭王,二月受禅登基为帝,自诩“双重喜庆”,遂将恭州升格命名为重庆府。

历史文化

  在重庆3000多年的发展史上,出现过多层次、多领域、多形态的文化现象,在其中居于主体地位的是巴渝文化、革命文化、三峡文化、移民文化、抗战文化、统战文化六种形态。这是居于重庆历史文化体系顶层,最具代表性和符号意义的文化元素,由此构成了独具特色的“2+4结构”的重庆历史文化体系。


  重庆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。1189年,宋光宗赵先封恭王再即帝位,自诩“双重喜庆”,重庆由此得名。重庆既是“红岩精神”起源地,又是巴渝文化发祥地,“火锅”、“吊脚楼”等影响深远;在3000余年历史中,曾三为国都,四次筑城,史称“巴渝” ;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陪都。

人文

  重庆是“山水、人文、城市”三位一体建设的城市。通过哪些故事大禹治水、巴曼子自刎、钓鱼城保卫战,大轰炸中重庆人的不屈精神等等,足以反映重庆人特有的人文精神。


  重庆人文精神似可以概括为:朴实、率直、热情、向上、能吃苦和富于冒险。大凡重庆人,不论从事何种职业,不论是男性还是女性,我们都能从他(她)的举手投足间,感受到这些人文因素的印记。这或许正是能够反映重庆人内在特质整体面貌的重庆人文精神。

环境文化

  重庆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,年平均气温16~18℃。降水多集中在5~9月,占全年总降水量的70%左右,春夏之交夜雨尤甚,素有“巴山夜雨”之说。


  主要气候特点可以概括为:冬暖春早,夏热秋凉,四季分明,无霜期长;空气湿润,降水丰沛;太阳辐射弱,日照时间短;多云雾,少霜雪;光温水同季,立体气候显着,气候资源丰富,气象灾难频繁。重庆在地形和气候双重作用下,多雾,素有“雾重庆”“雾都”之称。

旅游文化

  人的生活离不开衣着住行,重庆作为一座拥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古城,旅游文化拥有浓重的巴蜀色彩。磁器口古镇、通远门、巴曼子墓、龙骨坡200万年人类遗址这些历史古迹;各个文化艺术博物馆、名人旧居、寺庙道观、自然风光都是值得到重庆一游的。